本文目录一览:
戴耀晶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早期,他在《吉安师专学报》1983年2期上探讨了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对语言的本质提出了独到见解。1985年2月,他在杭州大学《研究生》上发表了关于";打扫卫生";的深入解析,展现了他对语言现象的敏锐洞察。
在学术论文方面,戴耀晶更是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例如,《论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一文,他探讨了语言符号的复杂性;《论词的反义关系》则深入解析了词汇的对立关系。
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合作编写教材和著作《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动词研究》《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等5种。
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论现代汉语的体》。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法学家戴耀晶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22日凌晨5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57岁。
1、林华勇的这些论文展示了他深入细致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对粤语方言的独到见解。
摘 要:关于修辞学和语法学,一直是学者研究的一大对象。它们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对于修辞学和语法学的本质性区别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二者的性质,从而能够在学习中更好的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早期,修辞学主要关注功能划分,如区分日常、文艺、科技等语体表达。然而,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语用学的兴起,焦点转向了口语中的交际环境和对象。语用学强调交际的适应性,教导我们在合适的场景对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如今,修辞学与语用学被视为相互补充的理论框架。
修辞学部分论文涉及对名家作品语言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古典诗词句法结构特点的深入探讨。词汇学部分论文则聚焦于对常用词语的语义与使用特性的研究。上编现代汉语语法学部分,论文《论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进行语言研究》提出了三结合的研究原则。《论语义与语法的关系》讨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使用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或者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效果。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历史,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修辞方式。
定义区分 类比:类比论证是通过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具有相似特点的其他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支持论点的论证方法。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通过将具有相似特点的乙事物用来描写或解释甲事物,是修辞学中的一种辞格,常被称作“比”或“譬喻”。
比喻和类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含有一个“比”字,但含义不同。比喻中的“比”是“比拟”的意思,“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
归类两难的情况;因此,为了解释这些语法现象,也有其他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认识。首先是关于叫“词素”还是叫“语素”的不同认识。“词素”和“语素”两个术语均是英语“morpheme”的汉译,起初译作“词素”,1958年吕叔湘先生根据朱德熙先生的建议改译为“语素”①。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类方向 英语的书面语或口头语特征研究、英语的语义、语法或语音语调特征研究、英语的语法、语音或书写历史演变研究、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语音或书写特征对比研究、英语的语言表达与语境关系研究。
,培养目标不同 2,课程设置不同 3,就业方向不同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深刻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语国家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比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