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某一学科或学习领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后所获得的关键成就,体现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并非单纯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生活基本态度。
3、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
4、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优点:知识量丰富,各学科自身体系较完备。缺点:未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没有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如下: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学生的成绩成为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注重学生的性格与本性发展。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学生为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怎么学习,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等,让他们能够充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课程设计方面 融合核心素养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融入课程设计之中,确保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形成有机整体。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培养综合素养。
第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主渠道是课堂,最根本的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第三点: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不只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需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只需要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我用二天时间,系统阅读、批注、摘录了余文森先生新作一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收获颇丰。 首先,我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详见笔记) 其次,我对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的缘渊、立意、演变有了系统认知。
余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共分为三篇,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教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非常有使用价值的书籍。
核心的意蕴:基础性,核心素养是其他素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唯有坚守基础性,我们的教育才不至于偏离轨道,走向或唯智、或唯才或唯考...进而出现“抢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