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殷墟的甲骨文描摹出夏商的辉煌,塞北的丝绸之路走出了汉朝的盛世,而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更是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历史仍在延续,传奇依旧在书写。每一分、每一秒的逝去,都将化作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沿着时间坐标所指引的方向,携带着沧桑岁月流向宇宙的终点,一去不复返。
与石晓奇、栾睿合著的《元曲家薛昂夫》(199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24万字,个人撰写19万字)。《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1998年,40万字),1999年获得中国北方十五省优秀图书奖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与胥惠民、张玉生合作编著的《贯云石作品集注》(1987年,13万字,个人写作6万字)。
耶稣鱼(ΙΧΘΥΣ)是基督教的一个代表符号,最早是基督徒为了躲避罗马帝国宗教迫害而使用的暗号,随着米兰敕令的释出,基督教得以合法化,此符号也因其历史意义而成为基督教的代表符号之一。为避免被罗马帝国各地非基督徒所伤害,不知由何时起,有人发明一个特别的暗号来代表自己是基督徒。这个暗号乃是一条鱼。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中,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那么说到钢琴艺术,我们也可以说“琴如其人”。这是因为钢琴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弹奏钢琴是演奏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
1、刘荫柏近年来在学术领域发表了多篇深度论文,涉及戏曲、民间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他探讨了僧伽大师与无支祁的传说、朱权的剧作、目连的神话演变、中国戏剧的起源问题,以及元杂剧的研究概述。他的研究还覆盖了20世纪以前戏剧的发展、徐渭和梁廷楠的剧作分析,以及对朱权《太和正音谱》的深入解析。
2、刘荫柏的研究领域广泛,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并且涉猎了外国古典文学。他的学术成果丰硕,已发表论文评论超过百篇,自199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5年,他正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
3、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关于《水浒传》的论文,从1979至2006年9月.大约有397,篇.研究和评论的角度可谓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司法的、宗教的,哲学的、神话的、民俗的,数理的等等:以及古今比较或中外比较研究、西方文论观照之下的理解和阐述等等。
1、邓绍基先生于1955年10月入职文学研究所,他加入了何其芳领导的古代文学研究组的第二分组,主要参与了《红楼梦》的研究。同时,研究所还承担了对当时古代文学研究现状的调查和评论任务,邓先生曾撰写了关于元杂剧研究庸俗社会学倾向的12000字论文,发表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上,这是他到所后的重要成果。
2、邓绍基,1933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学术顾问。他在学术界的身份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授,文学部的主任以及博士生导师。他的教育背景起始于1951年,当时他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并在1955年毕业后投身于文学研究所的工作。
3、邓绍基先生生长在水秀山青、人杰地灵的江南古城常熟。常熟与苏州、无锡等吴中历史文化名城邻近,西倚虞山,城墙从虞山上蜿蜒而过,所以,明人沈玄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诗句。
4、红楼梦》研究的发展,筹备国际性的研究会活动。在历次会议中,如2010年8月的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成员,名誉会长包括冯其庸和李希凡,顾亐则有邓绍基、石汝昌等学者。新的会长是张庆善,副会长包括孙逊、孙玉明等,秘书长为孙伟科,副秘书长则有张云、何卫国等人,常务理事名单由多位专家学者组成。
1、吕效平先生的学术成果丰硕,涵盖了一系列关于戏曲和戏剧的研究著作。他在2003年出版了《戏曲本质论》,对戏曲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接着在2006年,他撰写了《戏剧学研究导引》,为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导引性的文献。2009年,他的《对正剧的质疑》对正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独到见解,挑战了既定理论。
2、吕效平先生的科研成果丰富,他的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其中,";Salting-out Separation and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 of tertiary-Butanol Aqueous Solution";,发表在2000年的Chem. Eng. J.上,该研究探讨了三丁醇水溶液的盐析分离和液-液平衡。
3、吕效平,是一位工学博士,拥有教授头衔,同时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的博士生导师。他的专业领域集中在化学工程与超声在化工、石油与环保交叉学科的研究上。他的科研生涯中,已成功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和中石化的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发明专利的申请,共计5项。
4、吕效平,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主要从事化学工程及超声在化工、石油与环保中应用的交叉学科研究,已有多项省部级与中石化科研项目完成、申请发明专利5项并有六十余篇SCI、EI及核心期刊文章发表、研究成果也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