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但岩盐层太多,反而不利于烃源岩生、排作用,甚至阻碍富集油气藏的形成。 (五)生、储、圈适时配置是富集油田形成的根本 活动大陆边缘拉裂小盆多以百计,成藏模式多样化,但最基本条件:第一,湖相特别是深水湖相泥岩的总体积、有机含量和品质、热演化成熟度等是基础,富集油田一般和凹陷生油总量是对应的。
2、在箕状断陷的断阶带上,以低台阶即第三个台阶上背斜高点最有利于油气保存和富集,因为这类背斜一般都在重力隆起背景之上,呈鼻状形态,形似“码头式”,三面下倾环绕深凹,有最充分的油源供应。
3、针对这些问题,本书提出了剩余油富集区的概念,即在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可能存在特定区域,油藏剩余油的集中程度较高。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探讨这种富集现象的模式,特别是复杂非均质油藏中剩余油形成的成因和分隔性研究。
4、多年的勘探工作表明,该区为有利的生油凹陷区,油气资源丰富,生储盖匹配合理,在中下部具有良好的找油气前景。但本区的油藏条件十分复杂,埋藏深、物性差、产能低,油水分布复杂,油藏分布零散;其中,扶杨油层是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 本区已钻探249口探井,根据油气显示分为油井和干井两个总体——油井164口,干井85口。
5、此外,本书还对外围滚动勘探开发地区的储层进行了研究,预测了汕气的聚集规律,明确指出有利油气富集的区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低渗透复杂油藏中剩余油的形成机理,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油藏描述、表征和预测技术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和勘探效率。
(1)华北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方向 根据本区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断裂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中生代—新生代盆地凹中隆、断隆区、斜坡区,以及潜山构造带都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地区。如冀中坳陷的主要斜坡———里县斜坡和临清坳陷的堂邑断裂背斜坡带等均应是寻找下古生界天然气田的有利地区。
进入新生代,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东部之下俯冲作用,渤海湾、南华北地区发生强烈断陷,形成了众多断陷盆地,伴随火山活动,使得海相盆地埋深较大,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
考虑南华北地区侏罗、白垩系埋藏较深,成岩压实程度高,砂岩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条件较差,加之后期构造改造强烈,且目前未发现油气藏。本次资评侏罗系、下白垩统资源转化率取30%。
这种大起大落,对燕山运动前的油气聚集和燕山期部分中低背斜圈闭形成的C—P地层油气藏,都具有严重的改造和破坏作用。离石断层以东,保存上古生界地层的地区仅约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埋藏在地腹有成藏条件的范围更少。 华北陆块后期活动区C—P地层远景评价,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张树林先生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他的研究成果丰富且广泛。早期,他专注于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的研究,1997年在地震出版社发表了关于这一主题的专著,深入探讨了裂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裂陷盆地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199地震出版社)。
早期形成的油气藏无论在相态上还是在产状上均发生较大改变,如原油裂解为天然气,原生油气藏变为次生油气藏,因此,烃类以气态为主,晚期成藏或再成藏是主要特色。盆地叠加的不利之处是使目的层埋深增大,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变复杂,勘探难度增大。
目的与市场化程度: 科技成果鉴定:主要目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鉴定确认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依据。然而,由于政府角色的双重性,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科技成果评价:旨在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和公正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市场参与度。
为了促进药品、医疗器械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需要,正确评价医药科技成果的水平,健全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根据国家科委科技成果鉴定办法,结合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其次,科技成果鉴定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鉴定过程中,专家会对成果的市场潜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对于吸引投资、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1、在1998至2001年的研究期间,李学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从四川江油地区的上泥盆统灰岩样品中成功分离出显著通过褶皱检验与倒转检验的高温剩磁分量(HTC),计算出了古地磁极位置(450,1830,dp=30,dm=10),填补了扬子地块泥盆纪古地磁研究的空白。
2、李学森博士后期间,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参与了多项主要科研项目,为油气勘探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项目包括胜利探区勘探井位部署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胜利滩海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以及孤岛探区中生界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