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革新。它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重要性。凯恩斯革命的核心观点在于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
概而言之,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涉及到了四个概念:(1)消费函数;(2)资本边际效率;(3)灵活偏好函数;(4)货币供应数量。只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充分就业总目标之间的关系,才算基本上掌握了凯恩斯学说。还有一个必须提及的:凯恩斯的理论特色就是对经济波动的分析。
凯恩斯革命表现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在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抛弃了“储蓄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凯恩斯定律”,认为需求会创造供给;在方法上,凯恩斯放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个量分析法,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主义。
凯恩斯的理论指出,消费受收入水平影响,消费倾向通常稳定,但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增长慢于收入。这就导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增长受限,储蓄增加,形成需求与消费之间的差距。若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就可能导致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影响充分就业的实现。
被视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凯恩斯的这部著作标志着经济学研究的转折点,它不仅挑战了当时主流的经济思想,也为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使得人们对经济活动的整体视角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宏观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开始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整个经济学界的思考方式和政策制定。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决定因素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的价格和成交量。
2、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