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然而,作者在写作时的背景也需注意,它是1915-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授课的讲稿,最初是为零基础听众设计的引论,但随着演讲的深入,内容逐渐转向更为专业和复杂。尽管如此,书中的讨论并未充分涉及精神分析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广泛联系,如社会学、种族发展研究和正常心理学的应用。
2、演讲的风度表明是对这门学问的引论。但在第三期的演讲中,弗洛伊德教授无疑地认为听众已经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决定不再把他们仅仅当作初学,因而放手讨论更专门和更困难的课题--神经病的精神分析了。
3、在这篇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精神分析的著作序言中,沃尔特,作者的兄弟,详细叙述了促使他投身战略服务局工作的独特经历和创作背景。这些记忆虽已淡化,但书籍的出版唤起他的回忆,特别是对“野”比尔·多诺万——多诺万的昵称——这位中心人物的鲜明刻画。
4、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研究在早期阶段积累了丰富的成果。1906年至1912年间,他的理论得到了深入探讨。一篇名为《弗洛伊德的癔症理论:对阿沙芬堡的回应》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对这一心理现象的独特见解。另一篇《弗洛伊德的癔症理论》则深入剖析了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5、因此,我将通过说明我目前从事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治疗来作为这个问题的序言。我已经和一位分析师一起工作了五个月,我通过视频与她会面了 15 到 20 次。这是我二十年来的第三位治疗师,也是我合作过的第一位精神分析师。我解雇了我的最后一位治疗师,并专门为这一轮治疗寻找了一位分析师。
6、序言还在写作中的时候,收到琪嘉的又一封信:给你寄了一本《精神分析导论》来。那么书架上将又会多一本由他参与翻译编撰的书。心中自是羡慕与欢喜交织。我从书桌前抬起头来,满窗的玉兰花的枝叶已然绿意深浓,耀眼的阳光在枝叶间婆娑,我仿佛又闻到花的香味。 是为序。
系统性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的书,虽然内容丰富,但篇幅紧凑,往往显得难以理解。另外,市面上的一些书籍虽然对精神分析有所阐述,但它们通常缺乏引导初学者的基本知识。然而,这一空白已被弗洛伊德教授填补,他在繁忙中完成了这部著作,对于临床心理学界来说,这是一份宝贵的贡献。
演讲的风度表明是对这门学问的引论。但在第三期的演讲中,弗洛伊德教授无疑地认为听众已经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决定不再把他们仅仅当作初学,因而放手讨论更专门和更困难的课题--神经病的精神分析了。